首页

女王高跟虐马眼

时间:2025-05-30 05:40:07 作者: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开幕 浏览量:31488

 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(记者 徐婧 陈杭)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(简称“2025京杭对话”)29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。活动现场,“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”启动。

  近年来,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显著,沿线城市通过创新方式不断擦亮运河文化名片。开幕式上,海内外学者嘉宾围绕艺术创作、历史文化、东西方文化交流等分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成果和经验。

5月29日,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。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

  “中华民族有两个最骄傲的艺术作品,一个是长城,一个是大运河。”艺术家、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自小长在大运河流经的山东,对运河感情颇深。他表示,中国大运河的故事需要更多人讲述,“虽然我的作品走向了世界,但我不忘祖国、不忘传统文化、不忘大运河两岸给我带来的营养。”

 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外籍专家拉斐尔·泽尔贝托称,巴西与中国在运河文化遗产领域存在契合点。在中国广受欢迎的“卡皮巴拉”水豚原生于南美,巴西与中国可借此深化交流;巴西传统造船技艺面临失传风险,可与中国一样推广运河传统游船旅游项目,保护传统造船技艺。

  “在当代,人们需要联动中外运河城市,以多元形式讲述运河故事。”文化学者、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提出,如今讲述大运河的故事,要丰富表现形式,用形象、色彩、语言和影视,共同组成大运河传播绚丽多彩的光谱。

 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自2019年创办以来,推动了北京、浙江和杭州等运河沿线省市的交流交往。2025京杭对话以“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”为主题,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、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、杭州市人民政府等主办。活动还发布了“京杭对话”大运河吉祥物IP、“京杭对话”大运河潮玩IP和《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》等创新成果,助推中国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三峡库区重庆涪陵再现平湖美景

在墨脱,不少群众最近明显感觉用水用电方便多了,手机信号也稳定多了。德兴乡易贡白村村民嘎绕多杰告诉记者:“我是做网店的,以前遭遇断电或者断网,实在是又尴尬又恼火。现在有了稳定的供电和网络,我随时随地可以在网上做成生意。”此外,墨脱县还大力推广格林模式、巴登模式,建设了温泉民俗、云海民俗等门珞特色民宿29家。

上海小伙坚持划船上班100天 不少人坐“顺风船”分享有趣故事

金庸先生是带着情怀来当院长的。在浙大6年,学校发的工资,他一分钱都没有用,而是设立了一项金庸人文基金,专门资助贫困学生。这也是他的侠肝义胆,和郭靖、萧峰一样,侠之大者、为国为民。

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法国外交部外贸部长级代表李斯特举行会谈

“通过狂欢节绚烂多姿的创意和致敬,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,还可以了解到巴西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深厚底蕴。”安娜说。(完)

外交部:中国—中亚机制秘书处启动仪式明日将在西安举行

“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景观令人惊叹,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”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主席、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委员会秘书长盖伊·马提尼在视频致辞中说,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再次访问宁德,看看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进步和变化,也希望宁德世界地质公园越来越好。

副部级“老虎”被开,他深耕一地47年

"从来年是有情日。"一桌阖家团圆的年夜饭,一场岁尾年终之时的美味佳肴,美食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年俗文化。在北方地区,"初一饺子,初二面"是流传千百年的民俗,丰富的面食制作技艺在此期间得以"大显身手"。霍州年馍、闻喜花馍、稷山麻花都是年节的非遗美食。而在南方,汤圆、麻糍、年糕是不可或缺的新年美味,如广西的大年粽、广东的"吹大糍"、浙江的"龙游发糕"等,春节期间各地的饮食风俗多种多样、花样各异,但其中承载着的吉祥、团圆和幸福等寓意却是大江南北的人们共同的新年期许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